夏县红色旅游景区堆云洞
时间:2022-11-22 信息来源: 夏县政府网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夏县红色旅游景区堆云洞
一、基本情况
夏县红色旅游景区堆云洞位于夏县城西二十五公里的水头镇上牛村洞沟,始建于元代初期,居于稷王山麓,隐匿于黄土沟壑之间,因建筑群远观如云朵叠加,进穴崖而入,洞阶相连故名“堆云洞”。
堆云洞堪称晋南革命的摇篮。1922年怀抱教育救国的革命先烈嘉康杰在此创办了“平民学校”,也就是今天运城“康杰中学”的前身。他把这里作为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为革命培养了一批有生力量。1928年,中共河东特委在此成立并在此秘密活动长达10年之久,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8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运城市唯一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二、文化内涵和红色背景
堆云洞创于元,增于明,盛于清,位于稷王山麓,匿居黄土沟壑,群岭环抱,独岗孤耸,双涧合流,树木成林,被视为道家仙境。堆云洞建筑依势而建,层叠构筑,大小十二座院落不拘一格,房上建房,院中套院,洞里藏洞,道法自然,层叠构筑,集中国古建形制之大成,汇南北建筑风格之精华,被后人誉为人间胜景、道家仙境。清代游人题诗堆云洞八景为“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层磴、庭俯乔林、东楼朝雨、西殿晚霞、笔峰留月、高台孤耸”等。堆云洞以丛霄连壑,穴崖而入谓之洞,又因建筑群层叠相构,如同云团相加,每逢雨后,云腾雾绕,景色宜人而得名。
1922年秋天,立志教育救国的革命先烈嘉康杰在堆云洞创办了平民中学,他把这里做为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招收北方九省学生,为革命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同时也为后来河东特委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革命根基。由于该校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坚持反帝反封建教育,1925年冬天被阎锡山查封,先后共培养革命人才1200余人。1928年4月,为恢复大革命失败之后的河东党组织,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在嘉康杰的帮助下于堆云洞召开河东地区的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以冯彦俊为书记,范希蠡任副书记的中共河东特委。1929年6月7日,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汪铭在此召开了河东特委会议,嘉康杰、金长庚、 范希蠡、冯严俊、闫子祥等8位同志参加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研究了恢复和发展晋南地方党组织问题。首先对晋南党组织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原来晋南36县共有党员500多人,但在大革命失败后,党的上下联系中断,不少党员脱离了党的组织,晋南的斗争处于最困难时期,当时,意志比较坚决,还能积极活动仅有少数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条:(1)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没有在贫苦农民中扎下根。当时在晋南地区,还没有先进的工人阶级,只能在广大贫苦农民和小手工业人员中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2)没有革命的武装力量,当反革命向党猖狂进攻时,我们始终是处在被动地位,等着挨打,不能积极地给敌人以迎头痛击;(3)由于客观原因,缺乏上级党的方针、策略和党内各种文件的指导,致使在革命紧要关头,某些党的领导同志束手无策、摇摆不定,甚至犯了左倾盲动和右倾投降错误。其次,会议另行组织了以嘉康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山西河东特别委员会。最后,根据省委汪铭同志的指示,对今后党组织的发展和活动路线作了两条决议:一、建立苏维埃政权,发展革命根据地,坚决牢固的把党组织基础建立在广大贫苦农民中间.二、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工农红军,发展革命武装,争取有利时机,举行武装暴动。堆云洞做为河东特委的秘密活动中心,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成为当时河东地区革命的圣地,至今遗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学习、生活战斗,为晋南乃至全国革命活动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
由于堆云洞景区在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后被授予“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红色教育基地”、“首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基地”、“山西省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基地”、“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直机关党团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城市党校示范基地”“康杰中学德育基地”,“夏县廉政教育基地”。
三、嘉康杰(河东特委红色革命展厅)
夏县堆云洞红色文化布展工程包括:嘉康杰生平展厅、河东特委特支展厅、嘉康杰办学展厅。红色岁月的洗礼,热血战火的锤炼,为革命摇篮孕育出宝贵的财富。斗移星转,往事已昨,嘉康杰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至今犹巍峨在望,令世人敬佩!嘉康杰的不朽业绩如座座丰碑巍然屹立,嘉康杰的精神风貌如璀璨群星,光照千秋,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开拓进取再创辉煌。